您的位置:首页 → 武术名家 |
袁和平,1945年生于广州,原籍北京,人称“大眼”、“八爷”。 (一)初试锋芒:谐趣必威英超片 袁和平出身武术世家,父亲袁小田本是京剧武丑,精擅北派武术。早在1939年,袁小田就开始担任香港电影的武打和替身演员,在这一行当算得上德高望重。袁小田育有七个儿女,袁和平排行老二,自幼便与其他几位手足袁祥仁、袁信义、袁日初、袁振威、袁龙驹一起随父亲习武,20岁时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及龙套演员,25岁首次为吴思远导演的《疯狂杀手》担任动作设计,其时为1970年。
刘百川,安县十里勾人,生于1870年,自幼习武,个性刚勇,得少林高僧杨澄云秘传,武艺精进,中过武举,中年走镖关外。曾游香港,以子母鸳鸯连环腿击败英国大力士。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场,亲书“尚武精神”横匾一额,嘉惠他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壮举。
孙禄堂,中国近代武术历史上的奇人,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融会贯通的武学圣者。但是近代历史对于这位武学奇人知之甚少,而武学人物也因为种种缘故鲜有历史记载,故而曲解者有,不解者有,怀疑者亦不少,笔者由于机缘巧合,得知民间异人寿关顺老师是孙禄堂拳学正轨传人,而且是按照孙禄堂的整套体系训练以后出的真必威英超,经过前辈引见结识这位当代的通家,而寿老师侃侃而谈,没有丝毫名家架子,把孙禄堂整个系统的毫无保留的告诉笔者,笔者不敢独专,遂把寿老师口述原文全部公开与习武、修身诸君子分享。以下全部为寿老师口述原文。
即使遭遇挫折,但依然奋进。近年来连连获胜的他,在2004年中终于尝到失败的滋味。败给了郑裕蒿,那也是一个绝顶的高手。正当人们担心柳海龙的状态时,这条龙又腾飞起来。在11月广州举行的第二界武术散打世界杯赛上,他力挫各国高手,再次获得80公斤级冠军。他用拳脚证明,他仍然是中国散打第一人。
张万龙著名青年武术搏击家,(身高178、体重78公斤)自幼习武、精通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多次在散打搏击大赛中获奖,早年曾为多家搏击俱乐部效力,曾在南方接受挑战50余起,均以绝对优势获胜,其中不少当代名家高手,99年在深圳5秒击败某全国冠军,技震南国,曾担任港商保镖,先后担任云南武道院,安徽武校主教练,曾任北京某护卫队教练,在《搏击》《少林与太极》《拳击与格斗》《精武》发表50多篇文章,影响广泛,03年开始研究训练终极格斗(一种拳腿肘膝,站立倒地,擒拿,扭斗无所不用,以彻底制服对手而取胜的无规则搏击),与街头自卫术(瞬间制敌、一击必杀,胆量激爆)两种形式的格斗,从而独创《散拳道》这种实用武术而轰动武林。
吴彬是一位名教练。培养学生获全国、世界冠军无数。李连杰更是蜚声世界。 他还是一位武术专家,主持各种武术竞赛课题的研究、现代散手的研究、太极拳推手研究等现代武术发展应用性课题的开展。
拳师林电云是北海沙脊街人,生于1920年。青少年时跟山西太原一拳师学习武功、气功,精通十八般武艺。他的武功轶事甚多,在老北海中几乎无人不晓。 林的祖籍在合浦,父辈于清末移民到北海,在沙脊街(今民建一街)开“林广泰”杂货铺。林有兄妹5人,他排行第4。8岁以前常流鼻涕。北海方言“流鼻”与古代三国时期的“刘备”同音,故大家给他一个外号叫“刘备”。
朱宝珍,1933年生,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尹氏八卦掌、程氏八卦掌主要传人之一。 自幼在原籍学练少林拳。1950年投师原中国人民大学武术讲师刘振林(志刚)先生门下,系统学习八卦掌的尹氏技法、程氏技法,并对濒临失传的马维祺的掌法及梁斋文(玉贞)多势掌法、拳技等有所继承。后又从何忠祺、何忠祥、张鸿吉三位老师系统学习尹氏小架子八卦掌体系技法。1958年向胡耀贞老师学习心意内功法。
少林必威英超不仅闻名天下,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必威英超名家,这些必威英超名家对少林必威英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被魏初创时期的拳法奠基人惠光、僧周,北宋初年整理少林拳法的福居。明代棍术大师洪转、拳法大师玄机,清代内功大师湛漠、海发,民国时技击大师恒林,妙兴等名家都在少林必威英超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在少林武坛上的名家更是不胜枚举,他们辛勤的耕耘造就了大批少林必威英超人才,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人,出身武术之家,排行第四,自幼体弱多病,其父霍恩弟见他实在不是练武的料,便不许他练武,也不让他跨入习武房,求艺心切的霍元甲无奈只能偷看其父与诸兄练武,到了夜深人静,独自一人在枣园里依样练习,从不间断,后经其父与诸兄指点渐入艺境,经十余年披星戴月的磨炼,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却深藏不露,无人知晓。霍元甲自幼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为人谦虚,待人恭谨,说话诚恳,衣着俭朴,受人尊重。年轻时代以挑担卖柴谋生,当地地痞恶棍经常寻事挑衅。一次霍元甲以武力教训,打败了几十个人,从此,霍元甲在整个天津城名声大增。以后,霍在天津先当码头装卸工,后到淮庆药栈帮工,与药栈掌拒农劲荪成为知友,逐步开阔了爱国修身的视野。
张三丰,武当道教重要人物。原名张通号君宝又号三丰,元末明初江西人士。其祖父精通天文星象曾言辽东地区要出大人物,张三丰一家便迁往辽东。张三丰的父亲曾做过武官,精通武术必威英超。
李小龙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旧金山),父母希望他日后名振三藩市,故取名为李振藩,后来为了申报户口还给他起了个英文名叫BruceLee(布鲁斯。李),而李小龙这个艺名则是他9岁担任香港电影《细路祥》主角的时候,导演袁步云给他取的名字。
为中国武术增光添彩,顺式门名家余宝玉介绍: 余宝玉自幼习武,师承顺式门第五代掌门胡春光,是顺式门第六代接法传人。余宝玉跟随顺式门第五代掌门胡春光习武三十余年,深得师门精华。 余宝玉现为徐州市武当拳法研究中总教练。对武术痴迷习武讲求实效,注重钻研拳法拳理,并切合实际运用在实际演练之中,反复揣摩认真纠正招式的细微末节,研习拳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孙禄堂老先生一生武功盖世、技击绝伦,独步近代武林。然而,孙老先生生前的一大憾事,就是始终未能找到根器足够的传人。虽然如此,在数十年的教拳生涯中,由于孙老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故亦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风格各异,各有擅场。通过对他们的介绍,今天的习武者或许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和启发。
蔡李佛拳派始祖-陈享(1806-1875),字典英,号达亭,系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拱北里人。 陈享是清朝晚期岭南武术界的传奇人物,杰出的技击名家。其幼年聪颖,爱好武术。七岁便随族叔陈远护(族谱记载辈份比陈享高四辈)习技。陈远护乃少林俗家弟子,骠师出身,曾师从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的"独杖禅师",为"洪佛拳"高手,晚年深居于新会圭峰山等地。在陈远护的悉心教授下,陈享十五岁时已练就一身本领,并在崖西坑头村及新会周馆等处任教。因其技艺高超而闻名乡里。
保定安新籍的武术家、医学家郑怀贤,自幼习武,师事百家,曾从武林前辈学习少林拳,后又学过武当派中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十八般兵器兼能,尤擅飞叉,武林中有“飞叉阿贤”美称。郑怀贤从1939年至1940年间,曾先后任黄埔军校第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期武术教官。郑怀贤还于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使现场观看的纳粹首领希特勒惊叹不已。
余生也晚,李小龙在1973年夏天突然辞世时,我还是中学生,在放暑假。当时的李小龙如日中天,每部电影都创造纪录,才不过33岁,正当盛年,怎可能叫人相信他会突然暴毙?要知道,他几乎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打得的男人! 李小龙的死因,邹文怀直至去年接受美联社访问时,才正式详细道出——“李小龙出事时在某人(女影星丁珮)家中,因头痛服食的药物含equigesic成分,他对这种药物极为敏感才急速致死。”
咏春拳宗师梁赞概述, 梁赞宗师早期在佛山传授咏春拳的弟子有陈华顺(找钱华)﹑阮其山﹑吴少雷和其子梁壁。后来此拳在佛山地区盛行﹐人们习惯地称为“正宗佛山咏春”。耳顺之年(50来岁)在一次算命问卜中﹐算命先生对梁赞说﹕“到60岁你会有大病之灾”(当时人们比较迷信)。梁宗师思乡心切﹐决定返故乡广东鹤山古劳村养老。其间又把咏春拳传授给乡亲兄弟﹐此时宗师把一生技击的精华和咏春拳的全部内容变为对拆﹐又把长﹑中﹑短手和肘法的技击散手加入﹐删去全部套路练习﹐而以技击心诀代之(“来留去送”即小念头技击要诀﹔“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即寻桥要诀﹔“高接低攀”即标指技击要诀)﹐并将要诀融合到对拆和���击之中﹐将咏春拳的拳理拳法高度概括﹐使学者易于掌握和理会。
吴彬的名片比较特别,左上角是名字前两个字母的缩写,缩写后紧跟着花体的拼音:Wushu,然后才是姓名、住址、电话等。吴彬说,他搞了一辈子的武术,退休了仍然在忙着武术的事。近日,吴彬第一次踏上拉美的土地,来到墨西哥为当地的武术爱好者进行理论和训练的指导。 吴彬是应墨西哥武术协会的邀请到墨西哥讲学的。这次的武术指导是美国中国武术训练中心和该协会从去年开始的合作的继续。10日这天,尽管指导大厅的灯光有些暗,也没有扩音器等设施,但并未影响这位中国武术界重量级人物同20多位墨西哥武术爱好者之间的热烈交流。
聊城市民孟昭力17岁开始学梅花拳,至今已20余年,是梅花拳第十八代传人,现为阳谷县梅花拳协会秘书长。在得到梅花拳的真传后,孟昭力广收弟子,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武术人才;同时,他博采众家之长,对梅花拳传统套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给这一古老拳种注入了新的活力。孟昭力出生于习武之风盛行的阳谷县农村,受环境影响,他自幼就酷爱武术,8岁时开始跟随堂叔学习大洪拳。1986年考入阳谷师范学校后,孟昭力即投于梅花拳一代宗师、民间武术家韩清歧先生门下,习练梅花拳。
[人物传记]形意拳武术名家李仲轩先生,李仲轩老人一生没收过传武的徒弟,晚年有幸《武魂》给予了一片言语的天地。据李老子女回忆,在1984年,一位中国科学院同志要为李老出书,被李老谢绝。当时一位拳术名家之女寻访李老,最终在这位中科院同志陪同下,以“形意同门同辈”的身份,在北京八角南街八号楼,和李老会面。
黄飞鸿VS李小龙,乍一看,觉得两者很像,都是武术家,都跟电影有不解之缘,都告诉大家男儿当自强。细细一比较,会...
一代武学大师叶问是佛山桑园叶氏家族人,清末生于佛山,1949年到香港地区,1972年逝世。曾师从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大徒弟陈华顺。叶问不仅生在武术之乡,又得到名师传授,武功深厚,他一生还不断吸收力学、几何等现代科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成就中华武术之大成。
叶问的武功有多深?他的外甥回忆说,1910年初,有一次叶问和他表妹等一起参加秋色游行,遇见一个当地军阀排长对叶问表妹行为轻薄,叶问抢身上前,以咏春拳法教训对方,对方当场应声倒地。军阀排长急了,站起身就拔出了枪,只见叶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握住对方枪管,并用大拇指力量直压左轮手枪枪膛,竟然将左轮手枪枪心压弯,使其无法发射。
日期:01/13/2007 13:05:11
作者:
|
本栏随机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