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武术流派太极拳
搜索: 标题  

太极拳传承需要“两论起家”

[日期:2016-02-01]   来源:中华武术   作者:欧阳长松   背景:  
A-  A  A+

太极拳的“两论”指的是王宗岳著的《太极拳论》和武禹襄著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武论”)。

太极拳传承久远,不管是从张三丰还是从陈家沟起,现在演变出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还有常式、叶式、和式及国家体委创编的套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内府的、嫡传的、草根的不断出现,真可谓“百花齐放”。不过,我认为太极拳的真谛应该是统一的,而“两论”恰恰道出了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曾经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过“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就是说,太极拳的真谛无二法门,都是从太极拳老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练出来的拳味不能变。纵观“两论”,练拳时,至少有以下一些味道。

1.无极生太极,动静含阴阳。

“王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这就是告诉练家,你练出来的拳一定要有阴阳变化,才能与天地和谐,阴阳交融,才能体现出人身是一小太极的特征。而“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正是阴阳相济体现在“武论”中的表述。如果在练拳中你身体没有开合,虚实没有渐变,身体直挺挺的,虚实不分,手脚僵硬,脊柱没有变化,那你不知不觉就堕入了“旁门”。

2.举动要轻灵,周身须贯串。

“王论”说:“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武论”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太极拳和体操、舞蹈不同,不是局部动作的摆姿势,讲的是整体运动;要有主有从,节节贯串;要有腰腿必威英超,劲点需要传导。如果在练拳中你没有达到“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的要求,非常容易地达到每个拳势的定点位,举动缺乏轻灵,缺乏抽丝的缠意,那你不知不觉又堕入了“旁门”。

3.用意不用力,荡气内敛神。

太极拳造拳时,虽以技击为目的,但一开始的思路就和其他拳术相反,它不主张以刚练刚,以刚克刚,而是主张以柔练刚,以柔克刚。就是说,不是从手脚局部去练,而是从整体意气神上去下必威英超,刚必须从致柔中去提练。“王论”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武论”也说“凡此皆走意,不在外面”。练拳时,周身不能用力,做到上虚下实,如风吹杨柳,神气必须鼓荡,身体内部感到十分舒服,如若是一种享受,旁人看到的姿态只是内在的表现,犹如行云流水,浪涌缱绻。否则,你不管练了多少年的太极拳,粘乎劲的拳味绝对不会上身。

4.练自身松功,引对手落空。

关于练拳时,怎样同时练松功,“武论”中如是说:练拳要“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太极拳行功时,人体八段九节都要对拉伸缩地松开,做到前去必有后撑,欲上必要寓下,向左必须照右,使身肢练出弹性,练出松柔,练出内劲来。“王论”还要求遇到对手时必须“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并体现“忽隐忽现”,接手下接力,在运化中使对手找不到劲点,使对手“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产生失重落空之感。所以,你练拳时,要从“松”、从自身内在知觉出发,通过意气的推动作用,使肌肉、骨节被动地,自然而然地达到每一个定势要求,逐步找出拳味来。

5.万变理一贯,久练悟当先。

太极拳内涵极其丰富,十分耐练,如果入了门,练一天就有一天的进步,十分奇妙。“王论”中有“斯技旁门甚多”“双重之病未悟”等语,这就要求你练拳时,必须“悟”,通过“默识揣摩”,从万变中找“一贯”之理来练拳,不断开发自己练拳中的拳味。

我认为,如果不分派,只从“两论”之理来说,练家大致分为三大类。(1)经过明师(不一定是名师)“口传身授”指点过的,懂上述拳理,又能练出拳味的不多,约占10%左右,若除去分化出去的太极气功即所谓心脑练拳者的话,所占的百分比就更少了。(2)经过名师指点并懂拳理,但正在逐步练出或还未练出拳味的,约占20%左右。(3)通过拳书、影碟自己琢磨和公共场所等等普及途经学来的,练出的往往只有外形、毫无内意(或内劲)的拳操,约占70%。我的体会是,拳操练的套路再多,时间再长,不及练真正有拳味的传统太极拳。我起先学太极拳,那时什么也不懂,以为学了众所周知的24式、88式、48式、42式,另外还有两套剑,就学到了太极拳。其实问题不在什么式子,而在于怎么去练。幸运的是,我先后遇到了明师兼名师的丁金友先生及其弟子韩鹤平先生,通过先生们的“口传身授”,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以前练的全不是那么回事,真有点懊悔不已。根据自己走的弯路及我所了解的当今现状,觉得太极拳传承中有比较大的缺陷。半个世纪传承下来,练家中大多数练的居然是走了样的太极拳,这样下去,会演练有拳味的太极拳的练家将濒临绝迹,太极拳这一著名的中华文化遗产将有停留在文字上传播的危险。

要使练家更多地练出拳味来,上述提到的“两论”就是我们练拳的指南。首先,练拳要“悟”着练。要多看前辈留下的定势拳照。如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的定势拳照,还要从技击入手,通过联想将照片看活,哪里是劲点,劲点怎么传递到手掌上,脚怎么样,腰裆怎么样等等,我称其为解密过程中的悟。接着就是练中悟,如何通过自己的协调动作,做到将看懂的动作练到位,身躯是否松透了,劲是否得到传递等等,最好是对着镜子练,要反复练。练后还得悟,贯彻到吃饭、走路等等日常生活中去。学会了一套拳仅仅是开始,还要一个一个动作按“两论”要求检查、对照、纠正。比如,一个“搂膝拗步”,开始学来的,和后来练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照“两论”检查和与定势拳照对比及身体力行的体验,会越练越精细。这内部练出来的精细味,就造就了难得的拳味。其次,练拳要“悟”拳势间的过渡衔接之处。练家都知道,拳论、拳书和拳碟铺天盖地,就定势而言,彼此之间差别并不会很大,差别全在“转换”“折叠”和定势间的所谓“过渡动作”“小动作”上。比如杨式拳,同样一个从“抱虎归山”转关到“肘底捶”,各练家转关的动作差别较多,有双掌平磨过来,左足套步,右足虚实转换后,左掌从右拳上穿出藏右拳;也有双掌平磨过来,左足套步,右足虚实转换后,双掌右下采,左臂掌滚打和右藏拳直接同时打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练法,而“肘底捶”定势几乎不变。其差别就在于是否体用结合。再次,练拳要“悟”技击源头。拳是冷兵器时代发明的,要练出拳味,还得回到技击上来,至于“快慢相间”,还是“式式均匀”,这是练法上的问题,至于后来着重养生,那也是将拳弄懂了以后的事。这和学书法一样,如果某人连临摹还没有过关,就心猿意马地要自创,那他写出来的,只能是天晓得的天书。拳是艺术,更要有一个“临摹”过程。即便“用意不用力”这一点,也是经过研究拳势过程中劲点变化以后的事情,否则,拳意的出现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两论”是统一传承太极拳的关键,而不是其他。

阅读:
相关新闻       太极拳传承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