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武林动态必威英超新闻
搜索: 标题  

中外名家谈拳论道 共话太极传承发展

[日期:2011-08-23]   来源:焦作日报    作者:杨景鹏   背景:  
A-  A  A+

高峰论坛名家对话现场。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

陈小旺在谈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本报记者 杨景鹏 摄

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8月20日晚精彩开幕。在本次大赛亮点之一的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太极拳名家高手,太极拳理论研究专家、学者,论太极,谋发展,找出路,为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献言献策……

8月22日下午,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在市广电局一号演播厅完美闭幕。在两天多的时间里,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及杨振铎、孙永田等杨式、孙式、和式、武式太极拳大师以及罗祖亮、罗卫民、虞定海等致力于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相继登台,就太极拳发展战略、国际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并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对话交流,共享太极文化的无穷魅力。

“听完这些太极拳名家、高手的谈拳论道,我对太极拳的理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太极拳真是博大精深,不愧是中华武术的奇葩。”来自焦作大学太极武术学院的张老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本次论坛包括六项主题活动:太极拳发展战略论坛、太极拳国际论坛、太极拳博导沙龙、太极拳名家网谈、太极拳论文评选、陈家沟研学。每一场活动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述了太极文化的深厚底蕴。论坛上,各路太极名家、高手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共话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数据同样可以说明问题:本届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共收到来自日本、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以及国内的太极拳学术论文91篇,论文的质量、数量较往届均有很大提高,达到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水平。那么,名家高手谈拳论道,都碰出了那些思维的火花?对于我市发展太极文化产业能提供那些有益的借鉴呢?

谋“国拳”地位 走产业化道路

谈拳论道之发展——

谋“国拳”地位 走产业化道路

20多年前,一部《少林寺》电影,让少林拳名扬天下。而今,太极拳虽已在历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推广下逐渐走向世界,但影响力却依然与少林拳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太极该如何扬名,如何发展呢?8月20日下午,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开幕式后,第一场太极拳战略发展论坛也随即开讲,太极名家纷纷支招,共谋太极拳发展传承之策。

“太极拳历史悠久,在民众中根基深厚,极具普及推广价值,应作为‘国拳’予以强化普及,并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之中。”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确立太极拳“国拳”地位加以提倡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罗祖亮应邀出席论坛时说。

目前,太极拳在国内的认知度和普及率较低。抽查显示,很多人认为太极拳属老年人拳种,只适用老年人,大中城市的参学率仅有万分之五,青少年则在百万分之八以下,与外来拳种的跆拳道、瑜伽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核心。”罗祖亮指出,可采取行政推行和商业模式两种手段,由国家制订专门的培训、普及计划,列出专项资金来推广太极拳运动,鼓励社会办会、办学,引导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开办大型太极拳俱乐部,培训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队伍,巡回辅导、表演。另一方面,采取走足球、篮球、乒乓球的产业化模式来运作,并对接国际相关做法和惯例,把太极拳运动推向发展高峰。

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主任罗卫民说,从太极拳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太极拳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选择,符合人类对于健康的需求。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因此,推广太极拳应当成为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

“可从研究和行为两方面着手,太极拳思想和理论的复杂性,套路形式的多样性,需要对其研究、改造,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民的需求。在行动方面,要着力探讨太极拳的推广模式,政府、学界、太极拳专家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探索。”罗卫民说。

国内国外互补 交融发展有出路

谈拳论道之交流——

国内国外互补 交融发展有出路

近几年来,太极拳作为特有的中国武术文化,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国家太极拳学校、武术联盟、联合会层出不穷,学习太极拳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太极拳在国外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中外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有何互相借鉴之处呢?

从1962年,24式太极拳在日本迅速推广和普及,到1987年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全国的47个都道府县全部成立了武术太极拳联盟,实现了全国的网络化,注册会员有1000多万人,“中国武术继续在世界推广和传播,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是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日本体育大学体育文化社会科学系博士李自力先生说。

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在2001年通过了《武术太极拳发展五年计划》,成立散手、长拳普及,青少年太极拳等10个专门委员会,并实施裁判员资格认证制度、公认指导员和教练员资格认定制度、技能鉴定制度“三大支柱”,获得资格的太极拳爱好者人数年年递增。

“由于从组织体系本身确立了正统性、合法性,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为日本政府最高体育管理机关认可的公益法人组织,太极拳有了与其他体育项目同等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有利于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和传播。”李自力说。

太极拳文化在欧洲的传播情况如何?以法国为例,法国武术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昆麟介绍:“在法国,合法化的武术联合会有200多所,练习太极拳的民众不少于5万人。”张昆麟说,在法国,太极拳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完善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运动风格,不但根植于民众,而且还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并被纳入法国体育教育的规范之中,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名家聊太极 应走规范化道路

谈拳论道之对话——

名家聊太极 应走规范化道路

8月22日下午,本届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第四场太极拳名家网谈举行,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杨振铎、孙永田、和有禄、翟维传等陈式、杨式、孙式、和式、武式太极拳代表人物齐聚,畅谈国内外太极拳的传播发展情况,并对太极文化的传承发展发表看法,提出太极拳应规范化发展,引来国内外大批粉丝前来助阵。

论坛上,各派太极拳大师对第六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焦作作为太极故里多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赛事表示肯定。“据我了解,第六届中国·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参赛人数超过往届,而焦作本地人参赛的人数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表现出了焦作人民的大度包容,代表着太极拳的文化理论。非常给力!”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崔仲三说。

在与观众分享自己在国外授拳的经历和思考时,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陈正雷说,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拳,已经有了100多个太极拳教学点,直接跟其学习太极拳的人数有10多万人,国内外的弟子400多个。“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足以证明太极拳的魅力。因此,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规划和创造。”崔仲三说。

“从1983年上海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5000名太极拳爱好者集体演练简化太极拳,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1500名中日太极拳爱好者集体表演简化太极拳,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名运动员太极拳集体演练,显示出国家制定的简化太极拳套路和太极拳动作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群众性普及,促进了太极拳的社会化发展。”崔仲三表示,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只有“承”得好才能“传”得好。目前,有很多人在进行没有规范的太极拳练习,且不说作不好太极拳的传承,就连简单的锻炼身体、养生都可能会出现偏差。

因此,太极拳要走“大太极、大文化、大交流”的普及道路,需要百花齐放、异地争艳的局面,但离不开规范化的发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和有禄说,要把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提高到文化层面的高度。尤其是太极拳国际化推广,更需要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动作套路,整合各派太极拳的特点,从理论、技术、功架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一套太极拳标准套路,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传统太极拳的发展。

阅读:
相关新闻       太极拳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